摘要: 偽丙同偽甲、偽乙一樣,是造假者利用高科技制版,采用膠版仿影寫版和雕刻版,照樣模仿影雕套印的制作工藝,打有與真品相同的齒孔度;刷有背膠;郵票圖案上的金墨金光燦爛,“雕刻線條”清晰、根根可數,如同真品一樣,極具有欺騙性。
造假者利用高科技,新偽造的可以亂真的T·46《庚申年》猴票2種:偽甲、偽乙。與此同時,還介紹了T.46《庚申年》猴版票的真偽鑒定和猴版票上的版暗記。這里介紹的是近期新出現的更加逼真的T.46《庚申年》猴票偽品。依筆者鑒定時發現偽品的先后順序,應依次列為偽丙。


最簡單的分離郵票方法
1980年猴票的真實發行量是個謎?
蔡倫錯版票錯在哪里?蔡倫錯票辨偽方法
稀缺色標票值得收藏嗎?如何收藏稀缺色標票?
芻議郵品暗記的意義與認定
如果經常留意郵票市場的藏友應該是不難發現,郵票市場中的編號郵票價格極其貴,畢竟編號郵票的發行量并不大,這也驗證了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。 發行日期:1972.7.10。 規格:52*31mm,40,有背膠。
蔡倫是東漢時期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發明了造紙術,享有“蔡侯紙”之稱。~一二一)漢”,而郵票設計家卻在設計郵票圖稿上寫成了“蔡倫(公元前?因一時疏忽,全張第16號票的“前”字沒有被涂掉。郵票發行部門將錯體票收回,約有數千枚流出。
郵票被稱為“國家名片”,故很多國家借用郵票宣傳自己。具有獨立郵票功能的最小計量單位。
老王是位“紅色收藏”愛好者,尤其偏愛紅色題材的郵票,雖然已收齊了全套“文”字系列和編號系列的新舊郵票,卻仍鐘情品相好的“文革”散票或套票。
如何鑒別真假郵票,謹防上當受騙,這對每一位集郵愛好者與集郵投資者來說,都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。 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,當然,此方法只適用于一般普通、高檔郵票的鑒定。
郵票印刷過程中出現的錯色、漏色等現象屬于印制瑕疵,這類郵票一般都被當作廢品處理掉。但偶爾也會有極少部分從印刷廠流出,被一些集郵者視為難得的變體票。
